英媒:「央視認罪」現象讓人們想起文革

被中國當局逮捕的瑞典人權活動人士最近在央視上「認罪」。

圖像來源,BBC Chinese

圖像加註文字,

被中國當局逮捕的瑞典人權活動人士最近在央視上「認罪」。

1月29日英國各大報章及《經濟學人》雜誌網絡版有關中國的報道如下:《經濟學人》文章分析「上電視公開認罪的現象反映習近平領導的一個怎麼樣的中國」;《衛報》引述消息人士說,「瑞典的調查員已到訪過桂民海在泰國度假小鎮的寓所」;《金融時報》報道,中國在春節假期前向銀行體系注入大量資金應付節日需求和對衝資金外流。

認罪文化

《經濟學人》分析了中國上電視公開認罪的現象反映出中國目前的形勢。文章說,這些人在鏡頭前「承認罪行」並道歉,對西方人來說,即使是那些迷上真人秀的觀眾,也都覺得是駭人聽聞的。

「這難免令人聯想到毛澤東的暴政,在文革時期被指責誣蔑偉大舵手的人要戴高帽跪在地上,受到群眾的瘋狂批鬥。」

文章指出,最近在中國出現的公開認罪悔過的浪潮,其主因是政治,是習近平政權下主導的政策。認罪和悔過植根於共產黨歷史,是革命領袖的統治手段的一部分。

「基本上中共歷屆領導人,即使是鄧小平,也包括毛澤東以及習近平本人,都曾經寫過至少一封悔過書。」

文章結尾引述香港學者斑志遠表示,「今天的認罪悔過與誠信廉潔政府或奉公守法沒有任何關係,它完全是關於控制與服從。」

香港書店案

《衛報》引述匿名知情人士說,瑞典調查員已到過桂民海在芭堤雅的寓所,警察並查問有關他去年10月在那裏失蹤前一段時間的詳情。

報道說,泰國國際刑警部主管阿比查(Apichart Suriboonya)對法新社表示,瑞典調查員抵達泰國,「但不是進行調查,他們沒有法律權力這樣做,他們只是協助泰國警方的調查」。

在示威牌上的桂民海照片

圖像來源,AFP

圖像加註文字,

桂民海與銅鑼灣書店員工失蹤後香港曾舉行聲援他們的示威

桂民海是瑞典公民,他是香港銅鑼灣書店四名失蹤員工之一,失蹤前在芭堤雅的住所,1月較早前中國央視播放他認錯的影片,說自己因多年前的醉駕案感到後悔而「回國自首」。

《衛報》指瑞典外交部僅證實他們在北京和曼谷的大使館,以及香港領事館正積極跟進桂民海一事,但拒絕證實是否派出調查員到泰國。

注資截流

《金融時報》報道,中國本周向銀行體系注入新的流動資金,以應對春節期間對貨幣需求的增加,以及對衝資金流出的影響。

「中國農曆新年假期前對現金需求大增,公司需要繳稅,父母要封紅包。」

「不過,今年導致流動資金緊張的一個非季節因素是資金加速外流,美國提高利率而中國降息導致資金從中國流向美國。」

《金融時報》說,人民銀行在一個星期內透過公開市場運作,向銀行體系注入6900億元人民幣(1050億美元),打破以往一周注入最多資金的紀錄。

「央行利用外匯儲備阻止人民幣進一步貶值,令流動資金進一步收緊。」

(編譯:葉珊 / 責編:路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