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乐趣

2013年10月26日 17:31     评论»

◎文刀天平

【明心网】朋友约我写一篇关于“读书的乐趣”的散文。我一口应诺下来了。叫我写别的可不敢这么轻率从命,因为文学上觉得自己是很敷浅的,可是关于读书,我体会过其中的乐趣,所以有很多话要说,心想不至于会弄出一些虚假的文字垃圾,有愧于朋友真诚的关照。

从喜欢读书说起。睡前总爱看一段文字才能合眼。曾是《围城》、《青春万岁》;也曾是《小小说选刊》、《黄金时代》……虽然案头的“宠幸者”时有变换,但我从未曾嫌弃过任何一者。心知文学对每个人都很公平,她对任何人都不曾存有歧视,只有同等的呵护和慰藉。所以,我对文学也是公平的。每每看着别人的故事,别人用文字交织成的生命,我都会感动。劳累一天的内心亦会畅游于睡前宁静广阔的空间。还会对所看过的精彩段落或细节无穷回味,直至梦中。

容易被文字背后的真情、祈望、忧患意识感染。那力透纸背的辛酸、激情、喝彩、豁达……让我忘情泪下。因为愿意去理解作者的心情,明白他疼痛背后的精神内核。有种感同身受的乐趣。同是坦率的人。可是生活,却往往过于复杂。过于坦率直露,只会显示自己太多的缺陷,而优点往往被忽视……于是,就用文字寄托自己对世间的不满。

荒凉与无奈,成为生命的底色。但却对之抗拒与不屑,不愿被征服。固执地认为,要保持本真,表现真实。看着别人的文字,就好像与作者在内心深处交流着。似是老朋友,某时某地我们曾经相遇相知。于是知道有人和自己站在同一战线,自己在现实得不到认同的幼稚的思维也得到了赞许,感觉自己不再孤独。抚平了被白天琐碎世俗与不平伤害得如兵荒马乱的内心世界。觉得自己每条神经、每个细胞变得坚强、有力、自信。于是又有了抵抗喧嚣尘世的勇气。读书,从此成了我抚慰心灵,抵抗尘嚣的方式。失意时、孤独时,更是我求助的方式,找个安静的地方,让书来开启我暂时闭塞的精神世界。远行时,从不忘往背包里塞几本小说或杂志。在汽笛轰鸣的世界里,可以用书筑起一座宁静的小屋,不再理会被噪声肢解得支离破碎,失去原色的时空。

共鸣的不只是感受,还有其深遂智慧。曾为一句话而念念不忘。“紧紧抓住梦,如果梦消亡,人生就成了折翅的鸟,再也不能飞翔!”这是诗人休斯说的话。某日我和这句话不期而遇后,它就永远占据了我记忆的一角,成了我的座右铭,我永不跌倒的精神支柱。从书中也得到了许多启迪。优秀作品中蕴含着的丰富内涵,让我看到了多姿多彩的世界,知道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明白了生存的方式。不再幼稚。终于理解了“阿Q”为什么要在临死前努力将圈画圆;理解了《雷雨》的序幕尾声的意义;理解了祥林嫂为什么要多次提起她儿子被狼吃掉;理解了卡夫卡为什么要让K三次结婚又三次离婚……那些令人深思的人生细节,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我思考生活。

一天挚友伟娟对我说:“自从你做了团支书后,变圆滑了世故了。”我只能苦笑着答道:“我怀念过去。”同时在心里祈祷:希望未来的我,我们都不会再受压抑变形。

生活,真的需要用心思考。而书籍,教会了我怎样去思考,怎样选择人生。选择一种怎样的人生,其实是在创造一个怎样的灵魂。而当这个选择的结构一旦定型,就难以改变……

选择的理由,不是看过程,而是要看结局,我坚信这一点……问心无愧,就是活着的本性,活着的心灵慰藉。不可能所有的人都会关注我的存在,但我相信,总会有人懂得我的价值。所以决定选择这样的生存方式——要对得起良知。

今夜,虽无月,而心境却洞明。手捧书,翻着那一页页质朴的书页,我百感交集,热泪盈眶。敏感的心灵不再对生命质疑。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

来源:新生网  

喜欢、支持,请转发分享↓

欢迎您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