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氣爆周年專題:我們離宜居城市有多遠? | 環境資訊中心
台灣新聞

高雄氣爆周年專題:我們離宜居城市有多遠?

2015年07月30日
策劃:環境資訊中心
原作:Gary Tsai;後製:環境資訊中心。
原作:Gary Tsai;後製:環境資訊中心。

災難爆發時,往往引發媒體、社會大眾高度關注,然而事件過後,真正應檢討的政策及相關因應措施才更應是公民群起監督不懈的關鍵。

2014年7月31日凌晨,高雄氣爆2014年7月31日晚間至8月1日凌晨,高雄市前鎮區、苓雅區,三多二路、凱旋路附近的氣爆事件,造成32人死亡、321人受傷,其中有多位是工作人員,因穿著無法適當防護氣爆的裝備而死傷。

氣爆事件發生至今屆滿一周年,究竟有哪些政策、法令、緊急應變SOP因此改善、建立起來了?抑或仍原地踏步?我們離宜居城市的距離還有多遠?自即日起,環境資訊中心氣爆周年專題將持續推出追蹤報導,和讀者一同檢視現況。

◎ 產業轉型有影無? 公民團體要陳菊兌現承諾

◎ 石化管線怎麼管? 從中央地方與立法看氣爆檢討進度

◎ 石化管上的宜居城市?  陳金德:建立管線資訊平台、緊急應變機制

◎ 體檢政府作為 環團:中央、地方皆不及格

管線透明、產業轉型 民眾怎麼看?

◎ 當工廠存在仍是事實 監督就是義務

閱讀更多

◎ 石化管線資訊不公開 環團憂有下個未爆彈

◎ 要高雄改變、轉型 氣爆後民間成立守護聯盟

◎ 石化專區擬設大林蒲 居民反對怒吼「我要活下去!」

「來不及確認就爆炸」 環署還原高雄氣爆前檢測過程

◎ 塑膠原料7成外銷 經濟學者:何需石化專區?

 

閱讀更多